21.闻故事贾太君发令-《林家有女名青筠[红楼]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世人眼里,贾宝玉绝对是个纨袴膏粱,哪怕在贾家人眼里,宝玉也只会在姊妹堆里胡闹,但不可否认,宝玉身上有着许多世人都没有的好处。宝玉将女儿看的很重,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,就该被人疼惜爱护,又因骨子里对封建守旧的叛逆,赞赏为情为爱的人,若知晓了那等故事,必定会感动。虽说宝玉行动力几乎没有,但这事儿不必他特意做什么,只要他张嘴说说。

    “我忽然想起一个故事,妹妹想不想听听?”

    “什么故事?”黛玉眼睛一亮,以往听过青筠讲了不少故事,都十分有趣。

    “这倒是个真事儿,我也是无意间在外听人说的。”接着青筠就讲起净虚口中的那个故事。“长安府有个张姓财主,他家有个女儿名金哥,定给了原长安守备家的公子。原本算是桩好亲事,谁知一日去庙里上香,却被长安城太爷家的李衙内给瞧见了,一眼相中,定要娶其为妻。”

    未曾讲完黛玉已是皱眉出声:“好没道理,好好儿的姑娘家去庙里上香,如何就被外男给瞧见了?张家好歹是大财主,姑娘身边跟着的丫头婆子都不少,去庙里时定是要提前准备的,万不该发生这等事情。”

    确实,贫民之家没这些讲究,然但凡有些家资都将女儿养的矜贵,哪里能轻易让外男瞧去一点半点。有些家世的会将寺庙清场,没能耐的,姑娘家也帷帽不离,前后围拥。

    青筠笑道:“妹妹说的很是,那家庙是个尼姑庵,外男出入更该仔细才是,如何能有这样意外?这事闹出来,定亲的守备家自然要责问张家,张家父母却是恼了定要退定礼,如今两家打官司呢。”

    黛玉早不是事事不知的小姑娘,自去年回扬州以来,因着青筠介入,或主动或被动知晓了很多官场之事,如今一听这些话立刻就跳出了儿女私情想到官场争斗之上。

    “张家是大财主,却曾和长安府原守备家定亲,这事儿本就不寻常,可见张家是有心攀附权贵。世人皆是如此,希望得权势保护自身,原也算不上错处,只要两家愿意。只是如今出个知府公子,他们便不顾女儿名声要退亲,只怕是守备家出了事不仅仅是离任,更可能是卸任或罢职,没了官职这场亲事一开始所图的利益好处便没了,张家这才翻脸。”稍一沉吟,又道:“我倒是疑惑知府家为何掺进来?论起来张家不过是财主,金哥又是订过亲的,知府公子若要寻亲什么样儿的寻不到,何苦盯上金哥?”

    林青筠被问的一愣,这一点她都没想到。

    “大约其中也有好处吧。”

    黛玉觉得她不会无故将这么个故事,猜不透,便直接问了。

    青筠便说:“只因我为那金哥担忧。张家父母虽攀附权贵,出尔反尔,但金哥却是个烈性忠贞女子。若将来张家果然顺利退了亲,只怕金哥……”

    “姐姐可有办法?”黛玉心软,哪怕不曾见过那金哥,却也不想如此年纪轻轻的姑娘家出事。

    青筠反问道:“妹妹知道我为何与你说这些?我听人说张家托人寻门路,想打赢这场官司,你道张家托的人是谁?”

    “我认识?”黛玉不确定。

    “是馒头庵的一位老尼姑,据说曾在长安县善才庵出过家,与那张家相熟。这馒头庵可是贾家的家庙,庙里的尼姑常去贾家走动,与贾家女眷很熟,真要求人自然有很多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馒头庵……姐姐说的是水月庵?倒是听说他家的馒头做的极好,有这么个诨号,这庙里的尼姑确实常去贾家支取月例香供银子,四妹妹便与一个小尼姑叫智能儿的极熟。姐姐意思,贾家会管这等事?”黛玉下意识的皱眉,哪怕想为贾家辩解,可她在贾家住了几年,深知贾家诸人行事,只怕这等事还真做过。想到这儿,心里头闷闷的,既觉羞耻,又有担忧。

    “听说贾老太太惜老怜贫,极是慈悲,妹妹若有心,倒可以筹谋一番,许能帮一帮金哥。”

    “姐姐快说!”黛玉忙问。

    青筠笑道:“你忘了贾家的凤凰蛋宝二爷不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